本報訊(記者陳林道)立春已過,氣溫回升,全市小麥將陸續(xù)進入返青、起身、拔節(jié)等關鍵階段。2月14日,記者從市農業(yè)農村部門獲悉,我市正持續(xù)加強分析調度,健全機制、壓實責任,落實惠農政策、深入挖潛增效,堅決防止耕地“非農化”、嚴格管控“非糧化”,統(tǒng)籌推動撂荒地復耕復種,千方百計擴大糧食播種面積。 今年我市小麥播種面積114.35萬畝,完成目標任務113萬畝的101.2%。由于播種期間土壤墑情好,整地質量高,播期適宜集中,出苗整齊,播后到冬前氣象因子適宜,利于小麥生長發(fā)育,整體苗情長勢較好。據(jù)市、縣農技部門越冬期苗情調查,全市小麥一、二、三類苗比例為23.8:64.5:11.7,與去年同期相比,一類苗增加10.1個百分點,二類苗增加28.3個百分點,三類苗減少38.4個百分點,小麥種植結構持續(xù)調優(yōu)。苗情整體長勢明顯好于去年,也好于常年。目前,小麥即將進入返青期,麥田墑情適宜,利于返青生長。 當前,我市正抓住春季苗情轉化升級和保穗數(shù)、增粒數(shù)的關鍵時期,環(huán)環(huán)緊扣做好春季麥田管理,為確保小麥豐收奠定堅實基礎。強化檢查督導,市農業(yè)農村局成立3個春季小麥生產督查指導組,分包各縣(市、區(qū)),加強對麥田管理工作的督查指導;市、縣組建26個技術指導服務小分隊,分片包干、深入一線開展巡回指導服務,確保各項技術措施落到實處。開展技術服務,組織技術干部深入田間地頭,查苗情、查墑情、查病蟲情,針對生產存在問題,制定下發(fā)了《三門峽市春季麥田管理技術指導意見》,通過舉辦培訓班、發(fā)放明白紙、新媒體推送等方式,開展技術培訓,巡回指導服務,把春季麥田管理技術送到農民手中。抓好示范帶動,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糧食高產技術示范活動,率先實施先進技術措施,推進農機農藝結合,帶動大面積均衡增產。全市共建立小麥高產技術示范基地7個,示范面積4320畝,各示范基地選用周麥22、眾麥1號、存麥11等優(yōu)良品種,推廣適期播種、包衣種子、機械深耕、測土配方施肥等集成高效種植技術。目前,示范田小麥出苗整齊、生長健壯、長勢良好,示范效應明顯。 |
我市多措并舉加強春季麥田管理
來源: 發(fā)布日期:2023-02-16 打印

- 上一條:惠民工程加緊施工
- 下一條:全力履行職責使命 奮力推進政法工作現(xiàn)代化